太平猴魁史上最至高無尚的榮耀,莫屬于1915年獲取的巴拿馬博覽會一等金獎,它使太平猴魁這一民族品牌從此真正走出國門,聲名遠播、享譽海內外。
方南山作為太平猴魁代表,攜茶赴美,是蘇錫岱、劉敬之及太平縣商會力舉推薦的結果,更也是客觀實際之選擇,下面將據實分別予以闡述。
1、依據巴拿馬賽會《章程》第七章第一條“凡公司行店或個人于賽物品確系親自制造始得為正當赴賽之人”的要求,方南山作為太平猴魁創制人之一,無疑屬最理想的參賽人選。
2、根據當時中國參賽事務局討論出品會議記事擇優轉運議定(乙)(一)規定“于賽物品為曾在國際赴賽有獎勵者”。方南山等人所制猴魁茶在1910年南洋勸業會上獲得優獎,恰好符合這項規定,成為太平猴魁赴美參賽的強有力條件之一。為此太平猴魁茶參賽很快通過官方審查并獲批準。
3、民國楊錦森撰《為巴拿馬博覽會敬告國人》告知“舊金山市在太平洋西岸與吾國僅隔一水,在上海登舟渡海,即能直達其地,有數百金者,均可乘機會,渡海向東”。方南山在外營茶多年,有足夠積蓄,為遠渡重洋參賽創立了較好的經濟基礎。
4、民國高勞《對于籌備巴拿馬賽會之意見》:“商人之機,以物品往賽及自費參觀者。其一,出國之口語,亦與焉,應習之學科。實業普通學理,普通需用之英文英語、繪畫、貿易常識、及日常禮節培訓等”。方南山自幼飽受私塾教育,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儒商思想,且在外業商闖蕩多年,見識較廣,商業貿易經驗豐富,赴賽的業務、文化基礎扎實。
5、方南山長年在猴坑獅形山茶園研制猴魁茶,深知此地茶品極優,赴美茶品均精選于獅形山茶園,茶品送至省城后,很快通過省茶葉協會審查,故產于猴坑獅形頭的猴魁茶是決定方南山赴賽的最基本條件。(注:1958年省茶葉權威部門檢測鑒定,在太平猴魁茶中,以產地品質評之,以獅形頭的茶葉為最佳,是極品中之極品。)
上述五點可以顯見,1915年太平猴魁赴美參賽的代表人非方南山先生莫屬,且當之無愧。
當年6月底,方南山帶著猴魁茶啟程遠赴美國舊金山,參加巴拿馬—太平洋萬國博覽會。參會期間洋人對太平猴魁茶不太了解,很少有人光顧。萬般無奈后,方南山等人便想方設法在中華館旁邊的木屋開設茶室,實地沖泡猴魁茶,剎時香氣四溢,吸引了眾多參會的賓朋,并征服大會評委,榮獲一等金質獎章,一舉使太平猴魁蜚聲中外。
回國后,方南山在上海城隍廟的品芳照相館曾攝影留念,照片至今猶存,右側有白筆書寫的一行小字“南山公赴美凱歸存念”。在相框背后的墊木上,有方南山先生詩一首,可見其一派豪情滿志。
酒令猜得魁首席,
眾兄辛勤魁茶正。
驚濤駭浪赴美去,
奪得金冠耀太平。
四、撰寫《猴茶真經》
自太平猴魁在巴拿馬萬國賽會這樣規?涨暗膰H性大會上,勇奪一等金獎后,方南山深受鼓舞,回鄉后更加刻苦鉆研、認真總結猴魁茶手工采制技藝,終于在1917年秋47歲的他編寫出了“猴茶真經”,從此逐步規范了太平猴魁茶的采制技術和工藝流程,確保了太平猴魁茶的色、香、味、形百年不變,市場信譽不減。
《猴茶真經》是太平猴魁茶的第一部專著,共分九節,它以四言詩的形式,將太平猴魁茶神話般的誕生、猴魁茶園的科學管理、猴魁精湛的手工采制技藝、猴魁成茶的優異品質以及國父孫中山先生對太平猴魁的贊譽等等,進行了形象、生動、優美的概括,字字珠璣,句句精辟。
長隔近百年,讀罷《猴茶真經》仍令人感動,方南山先生對太平猴魁的浸淫之深、愛惜之力令人震撼!逗锊枵娼洝匪拇_無愧于“真經”二字,的確是太平猴魁茶的寶貴財富!
◆黃山區茶業局 李繼平
主要參考文獻:
、、“太平猴魁”,1956年太平縣茶葉生產改進委員會。
、、 “太平猴魁由來和發展”,《黃山市文史通訊》(供稿人:方敬長、陳子俊,整理:江顯堂)。
、、“走進猴坑茶人解讀太平猴魁巴拿馬賽事”,方瑞祥。
、、《太平猴魁》,項金如、鄭建新、李繼平。